父母必读 | 教育,可以“孩子气”一些吗?

来源: 小学生习作宝典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大人不明白小朋友为什么总是哭,直到有一次他蹲下来和小朋友说话,才知道原来小朋友哭是因为大人站着说话时,小朋友只能看到大人的腿,所以着急地哭了。这告诉我们,大人在和孩子沟通时,要蹲下来,从孩子的眼光出发看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呢?我们的教育可以“孩子气”一些吗?

1

有一次,我请孩子们写一写校园里的景物。我原以为孩子们一定会写出许多我没发现过的别样的美景,但事实恰恰相反。于是,我问他们:“你们去看过池塘里的鱼吗?”“校门口有一株很漂亮的垂丝海棠,知道吗?”“那么,从教室去厕所的路上,透过旁边的窗子,可以看到2号楼后面的小竹林,你们发现了吗?”孩子们摇摇头,反过来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看到的?” 

我什么时候看到的?我捧着茶水杯站在窗子前发呆的时候看到的;我蹲在太阳底下,跟几个一年级的孩子一边聊天一边看到的;我拖着脚步从校门口下班回家的时候凑过去看到的。可是……那会儿,他们在上课,课间在写作业,放学得排队出去,出了校门就被辅导班老师带走了。他们哪儿有时间去欣赏美景啊,更没有时间对着美景发呆。从几条小鱼想到几个顽皮的孩子,从一株垂丝海棠想到一个衣带飘飘的仙女,从一片小竹林想到悠悠然的乡野生活。

我读高中时,最喜欢的课文是梭罗的《神的一滴》。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醒的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我们总是对孩子说:“要珍惜时间,要提高效率。”但当你匆匆而行,不去看路边摇曳的树叶、颤动的花朵,不去听风吹草动的声音,不去想路边那只湿漉漉的小狗刚刚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冒险,钟表的滴答声在你心中被无限放大时。你不是把时间紧紧抓在了手中,而是将它挤了出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时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正如你有一双眼睛看光明,有一对耳朵听声音,你也有一颗心感知时间。所有没有用心感知的时间就失落了,就像盲人失落了彩虹的颜色,聋子失落了鸟儿的歌唱。

所以,偶尔让孩子们放下那些生硬的《好词好句大全》,放下手中的作业,一起去享受正午的阳光,去看看操场上的小花,去“浪费浪费时间”又有何不可呢?

2

当老师的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孩子们越来越沉默了。这个沉默倒不是说孩子的性格变得沉稳、内敛了。事实上,他们跟同伴们依然有说不完的话,只是不爱跟老师、父母说话了。

我们好多时候教育孩子就跟军队里练兵一样,最好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我们常常觉得,我们是为了孩子好,我们很累,孩子却不理解我们。但是,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想一想,孩子或许也觉得老师们很无法理解呢。就像微博上很流行的一句话:“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最终因为双方心理的不对称而生成了非理想的局面。

其实说到底,我们在替孩子做很多决定的时候,总是一厢情愿地觉得”我是为你好的”。我们其实从来没有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教书匠,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或者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我们有一套硬邦邦的既定标准,并且死命地拖着孩子往我们的标准上靠。不管他明不明白,不管他懂不懂,也不管他合不合适。

事实上,所有的“完美小孩”都背负了太多父母的期待,他们细细窄窄的肩膀已经被那些期待压弯了,以至于看不清前路的方向,只能跟着父母的指挥前进。 

      我很喜欢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她很可爱,笑起来两只眼睛弯弯的。她上课的时候,其实坐得并不端正,偶尔还会调皮地插个嘴。但我知道,她是真的爱学习。因为她看着讲课的你的时候,眼睛是亮晶晶的。她和她的妈妈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觉得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为了自己啊,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啊。”

“可有些孩子觉得读书是为了父母。”

“那是他们傻,读书怎么会是为了别人呢?”

可是,偏偏真的有许多的傻孩子读书时觉得读书为了父母,工作时觉得工作为了老板。等他们当了父母,又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唯独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许多人的人生都是被推着前进的,他们没有自主意识,好与坏对他们来说从不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仅仅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这样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他从来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讽刺的是,这样的傻孩子正是今天我们教育的产物,是“读书读傻的”。

有时候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让孩子“任性”一点点,就让他们按照自己想走的路去走一走?我们的教育可不可以变得柔软一些?我们不要把自己当秦始皇。我们不是要统一六国,我们要百花齐放。我们也不要以我们的标准,以我们的人生经验为准绳,给他们规划一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径。因为,人生是一条射线,直线,是走不通的。那就让他们去绕圈吧。爱绕哪条绕哪条,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片晴空,一颗快乐且坚强的心,让他们即使遇到高山,也能哼着小曲儿翻过去;遇到大海,也能哼哧哼哧地学着造船。不论面对怎样的境遇,他们都勇于面对;而之后,不论结果是怎样,他们也都能坦然接受。

教育,不仅仅是一盏明灯,更是一片通透明亮的天空。当教育者的内心想明白了,通常透亮了,孩子的未来自然一片光明。

好的教育,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始终以健康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个在其周边的人感受到教育该有的温度和亮度

3

每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顶着天真可爱的笑脸,一天到晚的傻乐呵。他们能对着几片白云呆呆地看上半天,坚信水底的鱼儿会说着人们听不懂的悄悄话,捧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折纸说是自己的伟大发明。

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真可爱;二年级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有点傻;三年级了,我开始感到了厌烦。我着急忙慌地要他们快点长大,快点,再快点。我希望他们能够早早地成熟、懂事,那些幼稚的话语和游戏应该随着他们年级的升高丢掉了。

我对爱玩剪纸的女生说:“你剪下来的碎纸片弄得到处都是,以后不许再剪了。”我对上课时偷偷看侦探小说的男生说:“你看看你的作业本,一塌糊涂,你还幻想自己是大侦探呢!”我收起了嘴角的微笑,板起了脸庞。他们也战战兢兢地排着队改作业,不再扯着我的衣角笑嘻嘻地告诉我一天的快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心里给他们贴上了标签。这个总在课上玩彩泥的女孩子,那个一天到晚就知道傻笑的男孩子,这个话痨的调皮蛋,那个扭扭捏捏的爱哭鬼……我们似乎成了彼此对立的双方,在我皱起的眉头和他们低下的头颅间渐行渐远。

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中午午餐时,我听到几个小朋友凑在一堆“你给我一包薯片,我给你一包果冻”地交换着零食。那个一天到晚做着童话公主梦的小女孩却乐呵呵地给每个小朋友分享她奶奶做的红烧肉、她妈妈给她准备的湿巾纸、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进口零食……人家说:“我给你我的吃的。”她笑嘻嘻地回:“不用啊,我有很多。”人家说:“你能不能再给我一点?”她笑嘻嘻地说:“好啊,你多拿点。”我忽然想到,每次班里有谁需要帮忙,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只有她,愿意和那个最调皮、最讨厌人的男孩儿坐同桌,还坚称“我们是好朋友。”

后来,我发现那个扭扭捏捏的爱哭鬼,其实骨子里有着谁都比不上的韧劲;那个话痨的调皮蛋其实有着谁都比不上的好脾气……那些看似天真幼稚的孩子,其实都有一个美好而纯粹的内心世界。

他们上一秒和你吵架了,下一秒就跑来和你拥抱,从不记仇;他们愿意在大雨中抱起一只脏兮兮的小狗,也会在你无助时向你伸出小手;他们会絮絮叨叨地跟你讲一堆乱七八糟的发现,也会在你絮絮叨叨地给他们讲一堆乱七八糟的道理时礼貌地点点头。

后来,我每一次读到村上春树的那句“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我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没由来的难过。或许某一天,我们珍爱的孩子会因为某件事一下子变老,变成熟。就像林海音在《城南旧事》里写的那样,那种看秃了毛的骆驼也可爱的童年终有一天会一去不复返。那么,我们的教育又何必那么着急地要他们在尚小的年纪长成大人的样子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我很喜欢的老前辈——于永正老师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他的老伴儿说:“别看你离70岁不远了,但还是一脸孩子气 。”他在学生面前,多数情况下是微笑,是抑制不住的孩子气。他说:“岁月的刀能在我的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

是了,我们的孩子偶尔是可以“浪费”一下时光的,我们的孩子有时是可以“任性”一下的,我们的孩子最好还能够永远将美好的“天真”留存在心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可以“孩子气”一些的!

注:部分文字引用自《毛毛》、《让教育更明亮》

推广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侨居澳洲资讯平台澳洲热门新闻 | 政府政策更新 | 社区消息 | 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

zhenyan1999、Angela

意见反馈请微信:DynamicQI

投稿邮箱:qiaojuaunews@qq.com

微信号:o0NewsTalk0o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