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瑞特中国宗教与庙宇
中国传统宗教,特别是对祖先崇拜,对于中国移民的生活至关重要。在许多澳洲金矿城镇和城市建立了中国寺庙或庙宇。这些庙宇有各种中国神灵和神的肖像,包括:财神,观音(观音菩萨),关帝(忠义之神和公平之神)和天后宫(海女神)。崇拜者为他们的祖先和这些神祈祷并付出贡品,以获得健康,繁荣,安全和好运。
今天的澳洲,最著名的庙宇有南墨尔本的四邑寺庙,富思贵的天后宫,悉尼Glebe的四邑寺庙,五龙岗的少林寺和布里斯班早餐溪的圣三重寺庙。巴拉瑞特的疏芬山中国营地还有一座复制关公庙。本迪戈也有一座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济公堂”。
据报道,在西澳大利亚沙漠中发现了一座超过数百年历史的华人寺庙,具体是哪个年代有待考证,目前有记载的最早华人寺庙是淘金高峰期建于巴拉瑞特华人营地的两座关公庙,位于主进口的两侧一边一个,似乎更像两个炮楼耸立在华人营地。
巴拉瑞特市最后一个有记载的华人关公庙是位于现在的Main Road,离大型华人纪念碑不远,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庙因年久失修毁于火灾,大部分物品都被金矿博物馆收留,现在金矿里面的关公庙就是按照这个样子重建而成。
上世纪二十年代巴拉瑞特还有“国民党大堂”,木头建筑,是因当时华人社团分为保皇派和革新派,革新派支持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所以称之为“国民党大堂”革新派都在国民党大堂开会办事,保皇派都在关公庙开会办事,双方经常发生械斗,巴拉瑞特报纸还专门对一场打斗有篇绘声绘色的报道。
在澳大利亚的许多中国人也接受了基督教,以便成为主流社区的一部分。英国圣公会,卫斯理卫理公会和长老会教会都在华人的主要中心建立了教堂。
牧师Ernest Leong Gie(通常称为Leong On Tong)是墨尔本两位主要的华人卫理公会牧师之一。另一个是牧师James Lee Moy Ling。由维多利亚时代长老会在澳大利亚接受教育的Cheok Hong Cheong成为华人在澳大利亚的主要公共声音,并将他的华人社区工作与英国圣公会驻维多利亚代表团的领导结合起来。教会活动仍然在Little Bourke Street开展,墨尔本Little Bourke街的华人卫理公会(现在的Uniting)教堂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华人基督教建筑之一。
在新南威尔士州,牧师约翰杨威(John Young Wai)原本是维多利亚州的圣公会皈依者,他在悉尼建立了两个华人长老会教堂。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浸信会皈依者George Soo Hoo Ten来到澳大利亚,并于1886年在圣安德鲁大教堂被任命。他扩展了英格兰教会在悉尼华人社区的使命,并通过他的工作建造了两个教堂,一个在Botany,另一个在悉尼韦克斯福德街。一些华人也参加了天主教和浸信会教会的教会。
James Cheong(1871- 1941)是Cheok Hong Cheong和他的妻子Choy Ying Wong的九个孩子的长子。 他于1871年出生于巴拉瑞特,于1941年10月3日在墨尔本去世。他在墨尔本文法学校获得了多个奖项,并在墨尔本大学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 1904年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教会的第一位华人牧师。 他在Little Bourke街顶端附近的东山举行圣彼得教堂的活动,直到他去世。
詹姆斯·张(James Cheong)基于敏锐洞察力为个人提供精神指导的能力在澳大利亚各地的英国国教徒中广为人知;来自西澳大利亚西北部和北昆士兰的主教使他成为他们的忏悔者。在圣彼得的档案中保存了Fr Cheong在撤退期间给出的一系列地址的几套笔记。
1904年10月8日,Cheong被罗切斯特主教塔尔博特任命为执事,并于1906年12月21日在墨尔本圣保罗大教堂任命克拉克大主教牧师。
E.S.休斯于1906年邀请他在圣彼得斯工作,当时他在Cuddesdon完成神学研究后从英国回来。早在1904年,休斯就把他称为“我们在牛津的华人牧师”,显然他打算将他留在圣彼得大学。
到1898年,他离开墨尔本前往香港,并于1899年4月至1902年8月在女王学院担任助理大师。最初他来到香港以提高他对中文的掌握程度,并打算进入香港世界。中国政治。他的理想与出生在中国的其他人相似,他们对西方的接触使他们有兴趣引入民主改革。在义和团叛乱之后给父母的一封信表明,立法会的两名中国成员已经劝阻他,并指出他的“毫无疑问的英国地位”会对他不利。
他于1891年3月进入三一学院。在学校期间,他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能力,并于1890年参加了墨尔本大学的经典展览。(下期续)
张冲天
1958年出生在中国上海,1989年来澳悉尼学语言,1993年悉尼毕业来墨村,1998年工作要求搬巴村。目前是: 巴拉瑞特澳中文化社团副主席。
审核:Peter/统筹:Adam/编辑:Adam
独特视角看新闻 长按关注“澳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