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黄果树,不仅是瀑布


到了贵州,总要看看号称中国最大的黄果树瀑布吧?


不过,这个“最大”有点含糊。是水流最大么?肯定不是。它比得过黄河壶口瀑布么?那就是落差最大了?也不对。中国早有不止一地发现了落差更大的瀑布。大概是流量和落差加起来“综合考虑”,黄果树瀑布就成了中国最大?不管怎样,去看看吧。而且要放慢节奏,不想匆匆忙忙。


黄果树分为三个景区: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先去哪?天星桥吧。


到了大门口有点烦,游人太多,大多都是旅游团,一片人头上晃动着许多旅行社的各色小旗儿,男女导游哇啦哇啦的你喊我叫。


进了大门就是一片石林。贵州多石灰岩,多喀斯特(岩溶)地貌,石林为其中之一。这片石林规模不小,许多几人高的石柱、石墙或疏或密,人走进去如入迷宫。修整得也不错,石林里到处有水,哦,本来就叫“水上石林”。一些步行道就在水里,由一块块仅露出水面的石块构成。而那些石柱的形状像个这像个那,再配上水和树,就构成一个一个的“景”。这个导游说一遍,那个导游说一遍,或几个导游一起说,比谁嗓门大。


有棵大榕树被称作“美女榕”,导游们说到最后总要加一句“美女们可一定要留个影哟”,大妈们一听蜂拥而上,挤着抢着要留影。


我们想摆脱这些旅游团,可是不行,石林里道路虽多,都挤满了人,只能耐心慢步走。走到了天星湖,顿时解放,几乎所有旅行团都到此为止,出旁门乘车前往下个景区:大瀑布。


其实,到了天星湖才走了天星桥景区的三分之一,还有很多风景呢。可那些旅行团都是一日游,必须抓紧赶回贵阳呢。所以说,在中国旅游能自己走就别跟团。真好,旅游团都撤了,一下子就清静了。这才能好好欣赏风景。


几个小湖,绿树环抱。走过一座桥,下面却是干谷,河水一定被地下的石灰岩洞劫持了。下面有岩洞,上面也有。随着步道我们就进了一个大溶洞。因为已经看过太多溶洞,所以没啥感觉,要不然那些彩灯下五颜六色的石钟乳也够看一气的。


溶洞的出口对着一条奔腾的河,许多大石间河水翻着白花。浓荫里的步行道沿着河边蜿蜒,不太远就来到一处奇特的瀑布。真的,很奇特,没见过,不好形容,借用景点介绍牌上的词句:


“银链坠潭瀑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呈漏斗形,底部是槽状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像一张张下覆莲叶,交错搭连,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铺开,纵情漫流,像千千万万条大大小小的银链,清音嚷嚷的缓缓坠入溶潭,永远没完没了”。


你现在能想象出这个瀑布的样子么?不能?那就对了,语言很难形容。反正这瀑布是天星桥景区的最大看点,远比那片石林好看。跟团游的人们却没这眼福。


逛完天星桥再坐交通车就到了大瀑布景区。又是乌央乌央的旅游团。进了大门看不到瀑布也听不到水声。先要走过一片园林,每个导游都要介绍一下“黄果树”,就是眼前这些柑橘树,但导游们都强调说不对,柑橘树的叶子朝下,而黄果树的叶子朝上。真的么?这些树上的“黄果”看着与橙子毫无二致。


再往前走有很多盆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有专门的盆景园,也有的盆景就摆在路边。大约是给单调的瀑布增添一点别样趣味。


大瀑布在哪?继续往前,还要往下,要从眼前这片平地下到一个峡谷里去,从那里再仰视大瀑布从上面跌落下来。果然,下了许多台阶后再走一段就远远看到了瀑布。


早就见过照片多次,所以没感到惊喜。但是亲临其境还是能感到瀑布的巨大,尤其与瀑布跟前的小小人影对比。黄果树瀑布高达78米,有四十多人加在一起那么高呢。


瀑布四周有好多处观景台,让游客从正面、侧面、河对岸、河这岸、平视、仰视,各个方向和角度观赏。哦,还有一条步行道开凿在崖壁上,让人一直走到瀑布的背后,号称“水帘洞”。可惜,赶上这条路关闭。


我们把几个观景台一一走到,在人群中挤着拍照。嘈杂的人声抗衡了水声,水流还是不够大,远远不能用“雷霆万钧”那样的词。


当天我们回到公园外的小镇上已近黄昏。随着一辆辆旅游大巴鱼贯离去,小镇静下来。只有少数自由行的游客会在此住上一天两天。


第二天早上,我们决定步行去剩下的景区:陡坡塘。只有两公里,一溜达就到。先走过一座大牌坊,然后一路有些林木花园造像(如水车之类)。其实,去看风景名胜,有一些这样的“前奏”挺好,若一步就到了核心风景,太突然,反而有点“味道不足”。


陡坡塘景区的核心风景也是一处瀑布。许多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电视剧《西游记》片尾的画面,唐僧师徒几人在一处水瀑之上涉水走过。看过那电视剧的人一定很多,但似乎没有因为看过就没了兴趣,反而更想看看实景。


此瀑布虽然落差不大,仅20来米,但绝不是垂直落体的一道大水帘那样单调,它的造型可借用一下徐霞客的文字:


“…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福,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


游人太多了,观景台站得满满。我们突然发现,河对岸的观景台上几乎没人,为什么都挤在这边呀?大概这边离大门近,旅游团要抢时间,不愿去绕那边的桥。


我们时间富余,于是过了桥到对岸,松松快快地观赏。看完瀑布干脆仍在河的这一边走向下游。路上几乎没人,没有一个旅游团到河这边来。路旁有些新修建的景物,比如描绘唐僧取经路上八十一劫难的石刻画,还有花园、游艺场,都被冷落了。


我们一直走到景区的后门,一出去就看到不远处一面大墙上的浮雕人物群像。这是哪路英雄?走进看清了四个字:“抗战情缘”:原来是一群国民党官兵和美国军人。当年抗战修筑滇黔公路时,他们曾在黄果树瀑布前集体留影。这巨幅浮雕好像是根据一张老照片雕造的。


再走几步,亭子一座,里面是徐霞客的塑像。1638年他来到黄果树,先看到了陡坡塘瀑布,赞叹不止,挑夫却告诉他:“老先生,这是白水河,前面的瀑布比这个更大更好”。那年徐霞客已经51了,他一生只活到54岁。


挑夫说的“前面的瀑布”当然就是黄果树瀑布,在陡坡塘瀑布的下游一公里左右。离得很近了,干脆再去一趟?


于是太太和我走上了一条木制走道。此走道修得真好,可并行五六人,两边还有栏杆扶手,步道外边是芭蕉、竹林、树丛,茂密浓荫,以至不远处的公路只闻车声不见车,另一边的白水河,只闻水声不见水。走不多远还有游廊,有顶有座,供游人歇脚。再走下去,又见道旁的花园、水池、凉亭,还有卫生间、小卖部。可这么好的设施却不见游人,真的,我们一路走来,只见到游人四五个。怪事。


哦,那边有个亭子,“听瀑亭”,也确实听到了轰轰的水声。没有了游人的嘈杂,水声突显出来。但从亭子望出去,还看不到瀑布,只见白水河欢快地流着。接着再走,终于,黄果树瀑布出现在下边,我们俯瞰着它和挺深的峡谷,还有峡谷中小蚂蚁般的游人。这里视野不错,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不远处竟有一座小教堂,不知又是什么故事?步道边还陈列着许多图片,对比黄果树瀑布的今昔。没想到,就在大约十年前,大瀑布附近还都是民房呢。如今全拆掉了,种上了树。哦,没拆干净,留下了那座小教堂。


显然这步道是拆迁后建的,可为什么要建得这么好,又没几个人走?我们把这问题丢给几位不像游人的游人。他们也是退休年纪,坐在那里歇着,聊着,居高临下欣赏着瀑布。原来他们是当地人,常来大瀑布转转。他们说,那条步道么,是老路,木板和栏杆是后来修的。几年前游人还从步道走上来,现在都去坐交通车了。


原来如此。我们心满意足,准备返回了。那几位当地人忙指指峡谷那边:景点都在下边呢!我们回答:昨天去过了。还有半句话没说,那些挤满游人的景点不想再去第二遍了。说实话,要是知道这条老路,昨天就根本不坐交通车了。


真的,旅游时放慢一点节奏,你也许会得到很不相同的体验,可能要惬意的多呢。


陈向阳

大洋传媒原创作者

北京人,曾经当过七年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4年进入澳洲国立大学。1989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澳洲的政府部门和大学干过几个工作,包括在堪培拉大学教过八年的土壤学。现已退休。1994年开始中文写作,文章涉及较广,从自然界到时事政治。还写过一本小书:《澳洲史话》。




审核:Peter Yu/统筹:Adam/编辑:Jimmy


 

独特视角看新闻  长按关注澳洲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